首页  >  移民资讯  >  美国移民资讯  >  




移民时代 看看我们中餐厅如何移民到美国

更新时间:2017-11-13浏览:

  本文由拥有十六年美国律所背景的兆龙移民整理

  最近湖南台的《中餐厅》节目在火热播放中,很多朋友多非常喜欢这个节目,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一看我们中国餐厅是从合适开始一步步移民到美国的,现在我们的中餐厅在美国又都经营的怎么样?

  如果想追溯中国餐厅是什么时候进入到美国,那么首先要知道中国人移民美国开始说起。来自《炒》展出的数据亦显示,1851年时,约有2.5万名中国移民在美国生活。而1852年单年,从中国来到美国的新移民就超过2万人。到1880年,美国华人移民数已突破10万人。

  这个时候的中餐馆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国移民的思乡情绪而开。不过,这些餐馆的菜虽然力求“原汁原味”,却受限于美国的食材,而不得不做出本土化的改变。

  不过,进入1890年代以后,中餐馆的确为了讨好美国顾客在菜色和口味上做了调整。

  受法案影响,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赴美华人数量骤减,原先在美国生活的部分华人家庭也逐渐返回中国。这意味着原先为了华人劳工而开设的中餐馆,一下子没了客人。于是,中餐馆的老板们开始进军美国中部以及东海岸市场,而且专挑美国本地人聚集的区域开店——这为现在每个美国社区几乎都有中餐馆的阵仗奠定了基础。

  1915年时,《反华法案》稍有放松,从原先禁止一切中国人赴美经商、务工,变为了对于将与投资开设“高级”中餐馆的中国老板入境特权。这催生了一批以雕龙画凤强调中式奢华的高档中餐馆——不过它们装修豪华,卖来卖去的还是杂碎、芙蓉蛋那老几样的菜品,因此被称作“杂碎宫殿(Chop Suey Palace)”。

  二战期间,这些工厂大多数都被转卖给了华人。同时,这一时期开始,赴美华人数量重新出现规模性上涨,使得中餐馆不得不再次重视起华人顾客。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餐馆从这时起都会在店内备上两种菜单:一种为中国顾客准备,另一种则菜式精简,主要针对美国人。

  在美国人的认知里,左宗棠鸡是道湖南菜。关于谁带红了左宗棠鸡,说法不一而足,有人说是基辛格,也说是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司令雷德福特,更有说法是蒋经国。但根据美国纪录片《寻找左宗鸡》的讲述,解放战争时期,举家迁往台湾的一位叫彭长贵的湖南厨师很有可能就是这道菜的创造者。

  一百多年的发展,美式中餐不断地适应着美国人的口味,也逐渐成为了美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美国各种关于美式中餐的艺术展、影视作品等更是层出不穷。之前提到的展览《炒》、《寻找左宗鸡》都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发布的《世界眼中的中国》调查报告就提到,在受访者眼中,最能代表中国的事物除了长城和功夫,就是中餐。

  至于在美国生活的华人,中餐以及中餐馆的意义也在这一百多年里发生着改变。

  最早,中餐馆尽管口味总是差了点,却是劳工们在异乡最有归属感的存在。后来,它成了一部分人得以留在美国的机会,也是许多华人家庭在美国的最主要收入来源。不管时代怎么变,它都给了在美国生活的华人身份的烙印。

  【兆龙移民】真正拥有美国律所实体的出国顾问公司,美国EB-5EB-1A项目移民专家,从业16年,提供专业的全球海外移民服务,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个国家,有兆龙在,您可放心!

原文链接:http://www.zhaolong.net/usa/news/2017117868.html(0)

版权声明:本文由兆龙移民独家精选,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同行与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分享至朋友圈。